1.背景:
某供水廠擴建工程,處理凈水能力18.3萬m3/d。由原水管線、一、二級泵房、沉淀池、濾池、清水池等組成。原水管及一級泵房基礎深達13m,處于砂礫層,且鄰近白沙河,地下水位高且豐富。各類水工構筑物均有抗滲防裂要求,所有設備、管材均由建設方供貨到現場。
2.問題:
(1)采用哪種降水措施才能滿足原水管線、一級泵房的基坑施工要求?
(2)簡述水工構筑物的防滲抗裂措施。
(3)建設方所供設備、管材可以不進行檢驗直接使用嗎?為什么?
3.答案:
(1)根據《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》JGJ/T111—98,本工程適用井點降水;降水井的平面布置:原水管為條形基坑,采用單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北側(即靠近白沙河側)。一級泵房采用了井點降水,沿基坑四周環形布置。另輔以地表排水措施相結合,方能滿足施工要求。
(2)主要的措施有:
1)原材料:骨料級配,含泥量滿足規范要求,水泥、外加劑合格。一級建造師
2)配合比設計:盡量減小水泥和水的用量,降低水膠比中的水灰比,含氣量滿足規范要求。
3)現場操作:盡量避開高溫作業、振搗密實、不漏振、不過振,在滿足人模條件下,盡量減小混凝土的坍落度。
4)設置后澆帶:在清水池的澆筑過程中設置了后澆帶,混凝土為微膨混凝土。
5)養護:及時養護,做好養護記錄,保證養護時間及質量。
(3)不可以。因為規范規定:凡進場材料設備,不管哪方供應必須按規范規定進場驗收,并進行必要的抽檢、復測,合格后方可使用,不合格品嚴禁進場。